top of page
Alliance Hospitality

看不懂的中国咖啡资本赛

我们家旁边有个商场,最不缺的就是咖啡,感觉一个50000平方米的地方除了吃就是喝。


最近围挡又立了起来:大名鼎鼎的M Stand即将入驻。



2021年后疫情时代开始的第一季度,就传出了各咖啡品牌疯狂融资的好消息。


一直以为咖啡店不赚钱,精品咖啡就是在玩个情怀,而走量的“洗脚水”们也是在补贴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一不小心摔下神坛后,还要被各种调查排挤。


然而,M Stand 10家店7个亿的神话,以及上海本土品牌Manner的13亿美金的估值,着实让我这个传统服务业小渣渣看不懂了。于是我习惯性的怀疑自己:也许人精一样的资本大佬们还是能看到我们打工人看不到的深层逻辑。


从小生活在北美的我,当看到熟悉的Tim Hortons进入中国后,我确实又惊又忧。一直觉得Tims在加拿大的成功(隔了个边境但都杀不到美国市场)是在于丫极高的性价比:其逻辑就是比星巴克便宜的普通咖啡。在北美的精品咖啡通常比较贵,而且不成规模,店主是因为热爱而开了一家小店,也没想过资本扩张。好不容易出个小蓝瓶,也算是不错喝,但是比起覆盖广阔的平民咖啡来说,也不算成规模。毕竟北美的咖啡文化和口味不太一样。所以,当一些在我看来毫无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被中国资本市场吸纳的时候,不经捏了一把冷汗。



但在中国,自2015年开始,国内品牌兴起并蓬勃发展。北美国家用了半个世纪来发展咖啡市场,中国用了短短5年走完了从速溶咖啡、到品牌连锁咖啡、到精品咖啡的旅程,而且现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谓的中国速度的最高体现。


盘点现今咖啡赛道几个商业案例:

赛道一:精品咖啡,代表品牌Manner

我非常喜欢的品牌,好喝便宜,设计简单大方,平效高,而且起码目前来看商业模式是成立的。从2015年2平方米的夫妻店,到现今的资本宠儿,Manner硬生生的辟出一条血路。尤其是面对星巴克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现在看来也并不示弱。Manner的时机踩的非常好,颇有天时地利之意味。时间,若提前个2-3年,精品咖啡尚处于萌芽期,没有那么多的关注度。地点,上海。一个中国的咖啡之都。而Manner注重品质,比那些外来品牌好喝也是不争的事实。



赛道二:快餐式咖啡,代表品牌瑞幸咖啡

这只中国创投圈罕见的独角兽,短短二年就开出了如华17年的星巴克数量。成立18个月在Nasdaq上市,上市后12个月因为伪造交易宣布退市。公司内部的宫廷剧比甄嬛传还精彩。而就在我以为大众(消费者及投资人)都放弃了这个品牌时,又传出了新一轮融资的消息,2.5亿美金入账!Cha-Ching!



赛道三:不是一个品牌而是一个现象

随着咖啡赛道的火热开跑,我感觉只要能沾上边的人都想要蹭个热度。同仁堂开始卖养生咖啡、喜茶奈雪开始添加咖啡饮品、中石化与连咖啡发布全新品牌易捷咖啡,OYO酒店也不甘示弱推出自己的品牌。各种各样的企业纷纷入局,感觉中国人民唯一饮品就是咖啡了。



事实是这样吗?中国真的有这么多人喝咖啡吗?

根据企鹅智库的调研,基本每天喝咖啡的人在3.4%,几个月才喝一次或者基本不喝的人占71.2%。未来销费欲望中,表示会购买咖啡的约在36%,剩下的还不确定或一定不会购买。咖啡购买人群中男性高于女性,通常下午为主要消费时段,主要目的为提神。而在我国软饮市场构成中,咖啡只占到1.9%,随便拿个数字比一下,即饮茶为21.1%。



曾有人跟我表示:我国咖啡市场有很大的潜力,因为日本咖啡占软饮市场的比例是25%,而这个数字目前在我国是1.9%,所以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因为分数低所以潜力大,这个貌似不太符合逻辑。毕竟我们不是日本韩国,咖啡并不是我们的习惯。但是有些观点我是同意的:首先,咖啡有瘾,有强烈的习惯因素,所以一旦养成习惯,很难改变。其次,瑞幸的补贴扫盲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咖啡,有效教育了市场,接触就是开始,就是机遇;最后,中国人多,市场基数大,再怎么地也能沾上个人口红利。所以撸着头发想想,也许资本大佬们是在静静的等待,等待我们这代沾上了咖啡瘾的人到60岁的时候(日本60岁以上咖啡渗透率极高),中国也就成为了咖啡的天下。

18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